【放放/放玩】用流行音樂喚起共同記憶  北流首檔常設「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」9月18日登場

By吳小帽 - 2020-09-09|Photo Credit: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

北流展瑪莎等四人

籌備近四年,由梁浩軒、李明道(Akibo)、馬世芳、五月天瑪莎一同參與策展的「唱 我們的歌音樂故事展」9月18日起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(北流)文化館正式登場。包括羅大佑、李宗盛、張艾嘉、五月天阿信、王力宏與陶晶瑩、劉若英、陳綺貞、伍佰等14位音樂人為每個展區引言導覽,英語導覽則由新生代歌手 9m88 與 OZI 擔綱,讓觀眾能深刻感受每一展區與臺灣流行音樂背後故事。

111首經典歌曲重新剪輯  14位重量級引言人語音導覽

李明道是唱片設計界「教父級」人物,以專業定調展覽視覺與空間;樂評人馬世芳對臺灣流行音樂發展如數家珍,是建立策展論述的靈魂人物;瑪莎見證臺灣流行音樂全盛時期,策展時以歌迷角度出發,選擇最能展現臺灣流行音樂的歌曲與物件。策展團隊聯繫超過269家唱片公司與音樂人;精選111首經典歌曲及1326件如服裝、樂器等珍貴展品在展場中呈現。

北流展瑪莎等四人

「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」打破常見的時間軸敘事方式,以「共同記憶」為主軸規劃12個展區,6樓的7個展區,包括「序章:記憶的和弦」還原每個人接觸音樂的開始,並由臺語流行歌曲發源地「臺北圓環」出發,重返早期流行音樂傳唱的發源地;「時代電器行」讓觀眾回想起錄音機和隨身聽等往日音光;走進「臺北戲院」看電影,回憶與經典電影一起為人牢記的歌曲;坐上「火車火車」離鄉背,背起吉他「唱自己的歌」,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「年輕人的精神世界」抒發熱血。

沈浸式展區重現演唱會現場  感受音樂震撼

5樓的3個展區包括:「音樂愛情故事」欣賞跨時代的聲光秀;在「唱片的出生」體驗一張專輯的每一個環節,接著在「音樂的魅力」一覽 1930到2020 年間華語流行音樂以多元形式譜出屬於各世代獨有的音樂樣貌。4樓則有「音樂現場」紀錄LIVE HOUSE、貢寮海祭、墾丁春吶等野性生猛的音樂;「生命的現場-演唱會」則利用投影科技創造沈浸體驗,重現五月天、TizzyBac、兄弟本色與田馥甄等四組藝人的演唱會經典現場。

北流展瑪莎

「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, ISLAND, STORIES」常設展是全臺第一個使用主動式推播語音導覽設備的展覽,當民眾配戴導覽設備並隨展區動線移動,耳機即透過紅外線自動感應主動推播音樂,配合主題播放屬於每個展區故事背景的多首流行歌曲混曲。更多展覽訊息請上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官方網站(https://musiccenter.taipei/)查詢。

臉書留言回應